(善牧基金會「小羊之家」社工蔡曼君口述,宣導企劃部林玉娟整理)
你允許自己生氣嗎?你覺得膽小害怕是羞恥的嗎?你是不是希望快樂的感覺永遠不會消失?可是,當所有情緒混在一起的時候,你常常不知道該拿自己怎麼辦……。
閱讀《彩色怪獸》我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它使我理解原來情緒沒有對錯,如果能早一點知道,孩提時代的我就能趕走住在心裡的彩色怪獸。
生氣是我的一部分
(善牧基金會「小羊之家」社工蔡曼君口述,宣導企劃部林玉娟整理)
你允許自己生氣嗎?你覺得膽小害怕是羞恥的嗎?你是不是希望快樂的感覺永遠不會消失?可是,當所有情緒混在一起的時候,你常常不知道該拿自己怎麼辦……。
閱讀《彩色怪獸》我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它使我理解原來情緒沒有對錯,如果能早一點知道,孩提時代的我就能趕走住在心裡的彩色怪獸。
生氣是我的一部分
電影《漫漫回家路》觀後感
文 / 善牧嬰兒之家收養媽媽 鄭逸雰
最近有機會觀看《漫漫回家路》這部電影,因為事先知道劇情與尋親相關,所以心中充滿好奇。這部影片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兩個母親的角色,無論是生母或是養母,母愛的真實與深刻,常令我不由自主的落淚,或許因我也為人母親,所以感受特別強烈。
日常生活中你一定遇過這樣的人--沒辦法接受別人的批評,甚至會惱羞成怒。你會覺得這個人有點奇怪,不過是善意的指正,竟然會發這麼大的脾氣。那是因為,他的內在住著一個受傷的小孩,生氣的情緒底下,更多的是對自己的失望。
翻閱《蠟筆小黑》,我一下子就進入故事的情境,蠟筆小黑像極了我服務的目睹暴力兒童。蠟筆小黑不受歡迎,因為他畫出來的東西都黑壓壓的,既不能畫蝴蝶,也不是花朵樹木、藍天白雲,小黑總是被晾在一邊,不能跟大家一起畫。
傾聽那些受苦的聲音
電影《月光下的藍色男孩》觀後感
文/善牧基金會台中中心主任楊雅華
電影開頭,兒童期的主角「小個」,背著書包竄逃到巷弄破房裡,那個小小奔跑的身影,讓我想起多年前服務的一個小男孩。
文 / 善牧高雄中心單親服務組社工 林怡萱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在家的守護下平安成長。主角酷瓜,看著自己的媽媽酗酒,自言自語對著空氣咒罵,彷彿是身處在另外一個空間的人,當媽媽出現憤怒情緒,酷瓜能夠做的只有抗拒,他萬萬沒想到,這麼做,竟造成媽媽的離開.....
酷瓜雖然懼怕媽媽的暴力,但他從沒想過要跟媽媽分開,這個心聲也代表著每個受到傷害的孩子,最真誠的請求。為了讓孩子能夠安定生活,育幼院成了他們的家,卻是他們眼中的監牢。他們一起生活、一起上課、一起探索成長當中會遇到的任何問題,答案可能似真似假,卻也呈現出育幼院無法滿足每個孩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