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使我們看見孩子們的力量!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嘉義中心「璞玉計劃—兒童週末多元學習班」成立已經六年,不少畢業生主動回來當小志工,協助國小的學弟妹們,7日在民權路聖若望主教座堂舉辦成果展,小志工當起小老師教孩子們跳街舞,有模有樣的樣子,贏得在場貴賓們的喝采。
璞玉計劃服務弱勢家庭兒童
善牧基金會嘉義區區主任李旻珊表示,善牧自93年12月起至今,一直接受政府委託在法院辦理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業務,10年的在地服務,看見嘉義地區許多經濟弱勢的家長,僅能靠不定時的勞力工作維生,也常為了週末是否代工賺錢或留在家照顧子女而陷於兩難。
善牧看見了服務家庭的需要,為協助孩童有充實生活、減少弱勢家長的子女照顧負荷,也有助弱勢家庭拓展人際關係網絡。善牧在99年起開始「璞玉計劃—兒童週末多元學習班」,連結到天主教嘉義教區聖若望主教座堂的資源與力量,讓孩子在週末之餘能有地方可以學習課業與才藝,家長也能安心去工作,至今已服務超過550名兒童。
畢業學長姐回嘉服務
從去年開始,璞玉週末多元學習班開始提供選課活動,除了原本有的太鼓擊樂外,這學期孩子們還可以選學街舞或學唱流行歌,只是原本教授街舞課程的大學志工因為學業及打工的緣故沒有時間來教孩子們,原本對街舞就很有興趣的小志工劉育彣便自告奮勇接下這個任務。
國二的劉育彣(右)教學弟妹跳街舞,老師們看見孩子的積極參與及展現出來的自信,十分地感動。
李旻珊指出,劉育彣父親過世後,由祖父、姑姑照料,國小三年級時開始參與璞玉攜手計畫,畢業後仍固定每周前來擔任志工。目前國二的他,平時在璞玉裡負責協助班級事務,教導孩童功課,除了解答孩童不會的問題外,還會逐項檢查當週的功課、試題是否訂正完成。
劉育彣非常喜愛閱讀,平常最喜歡待在圖書館裡看書,除了看書外,每年寒暑假他也會報名參加警察局舉辦的街舞課程。當街舞老師沒辦法來上課,社工正為找不到師資苦惱的時候,原本對街舞就有興趣的他便主動向老師提議是否能讓他嘗試授課。
負責璞玉計劃的社工蔡筑羽表示,劉育彣從挑選歌曲、安排學習進度、寫教案都由他一個人負責,過程中相當地積極與投入,原本只有四、五個孩子選擇學跳街舞,在育彣細心的教導下,現在已經有十多位孩子加入行列,由於練習的時間不到一個月,孩子們更是主動要求要多一點時間練習,常常休息時間就在練舞,看了讓老師們都很感動。
劉育彣指出,從小他就在璞玉長大,也一直很習慣來這裡,在這裡得到大家的關愛,希望他也能把這愛傳承下去。
成果展看見孩子的自信
這次璞玉計劃成果展有基金會執行長湯靜蓮修女、聖若望主教座堂郭正利神父、武玉娥修女、南華大學圖書館館長黃素霞以及孩子們的家長一同前來參加。老師集結了這學期來孩子們在活動中的點滴,把它做成影片回顧,看到每個孩子的成長,令人相當地欣慰。
湯修女(左)謝謝各位恩人支持璞玉計劃,也謝謝小志工們回來幫忙學弟妹。
首先幼稚園大班到中年級的孩子們帶來振奮人心的太鼓表演開場,透過流行音樂帶動唱及太鼓的結合,讓人耳目一新;而中高年級的孩子們,則帶來練習已久的歌曲表演,孩子們演唱「輕輕聽」,輕輕柔柔的歌聲,就像天使一樣;另一組的中高年級孩子則帶來Big bang的 good boy街舞表演,整齊劃一的舞步,讓人鼓掌叫好。
孩子們以太鼓表演做為表演開場,陣陣的鼓聲讓人精神振奮。
中高年級的孩子們演唱歌曲「輕輕聽」。
孩子們帶來big bang的good boy表演,整齊劃一的動作,看不出來只上了三堂街舞課。
蔡筑羽表示,街舞班很感謝育彣的幫忙,在這次活動裡,她看到孩子們的自信,雖然才只有三堂課的街舞課,但孩子們不僅私下很認真地在練習,也爭取能夠站在舞台最前面的位置,這樣的成長,是他們以前沒有看到過的。
李旻珊指出,在璞玉我們希望讓孩子們感受到滿滿的愛,很感謝有天主教博愛基金會、財團法人嘉義市私立福添福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台中同際會、南華大學圖書館的贊助與支持,因著大家的愛與祝福,讓此計劃能夠一直持續下去。
善牧嘉義中心璞玉計劃透過多元學習的方式讓孩子們感受到愛,也展現出自信心。